發布人: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連密
發布時間:2022年10月13日
發布地點:區財政局會議室
發布單位: 宿州市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參會媒體:
內容簡介:10月13日,埇橋區召開2022年“埇橋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織牢防護網 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主題發布,人民數字、中安在線、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安徽科技報、拂曉報、埇橋發布、埇橋新聞網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了此次發布會。發布會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連密總結介紹了十年來埇橋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總體情況及取得的成就。食品安全協調股、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股負責人回答了媒體關心的問題。
10月13日,埇橋區召開2022年“埇橋這十年”系列新聞發布會,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織牢防護網 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的主題發布,人民數字、中安在線、新安晚報、市場星報、安徽科技報、拂曉報、埇橋發布、埇橋新聞網多家新聞媒體參加了此次發布會。
發布會上,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連密總結介紹了十年來埇橋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總體情況及取得的成就。食品安全協調股、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股負責人回答了媒體關心的問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決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不斷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嚴防嚴管嚴控安全風險,推動全區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2017年埇橋區創建“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區”首創首成。2019年,三八市場監督管理所榮獲“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優秀市場監管所”稱號。在歷年考核中,埇橋區食品安全工作連續八年位居全市考核A級,我區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揚。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夯實監管責任,建立健全了區、鄉、村三級“責任明晰、制度健全、運轉高效、協調聯動”監管體系,強化36個基層食安辦建設,配備基層食品安全“四員”810人;建成標準化基層市場監管所33個。持續提升監管效能,食品生產經營企業100%納入風險等級管理,食品小作坊登記率100%,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銷售者建檔率100%。全區“美團”、“餓了么”等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代理商)備案率100%。全區369家中小學及幼兒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實施率達100%。風險分級評定藥品零售企業、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00%覆蓋。組織開展了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保健食品百日整治、食品安全“雷霆行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藥品安全春風行動等各類專項行動,并強化行刑銜接,對食品藥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共查辦食品案件2000余起,罰沒款超千萬元;查處藥械化案件1000余起。完善風險防控體系,目前已建成食品安全民生工程檢驗室42個,年均快速檢測樣品20余萬批次。食品安全抽檢量已達到每年4000余批次。切實提高了應急處置能力,先后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等應急演練5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年均受理各類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的咨詢、投訴、舉報1000余件,按時辦結率100%。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持續強化對餐飲、藥店等場所巡查檢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創建市級餐飲服務示范街3條,示范餐飲單位150戶;開展以“五好”為基本標準的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評選,已授牌100余家;創建特殊食品專區專柜示范店235家,特殊食品示范鄉鎮1個;2021年首批通過食安安徽品牌認證企業2家;建成欄桿牛肉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1個,入駐牛肉小作坊11家,輻射帶動周邊牛肉小作坊20余家。推動社會共治共享,深入開展“3.15”、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安全用藥月、醫療器械宣傳周、藥品科技活動周等系列活動,制作發放宣傳冊、宣傳材料10萬余份,電視、官方網站等媒體報道470余篇次,建成省級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站1個,積極營造社會共治共享良好氛圍。
下一步,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問題導向,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筑牢食品藥品安全防線,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聚焦重點領域、突出精準施策、強化隱患排查、緊盯風險防控、抓好示范創建、創新監管方式、提升應急能力,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和“藥匣子”,確保群眾的飲食用藥安全。
【答記者問】:
問題1:今年食品安全領域大力開展的“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開展了哪些工作以及取得了什么成效?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協調股股長 張桂俠
回答: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于今年年初制定了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專項行動方案,推進專項行動迅速開展,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執法人員結合本轄區食品產業發展和日常監管實際,聚焦容易引發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主體,著重從強化食品生產安全監管、食品流通安全監管、餐飲服務安全監管、特殊食品安全監管、食品抽檢監測、食品相關產品質量監管六個方面排查風險隱患。截至目前,累計出動執法人員3萬余人次,檢查食品生產經營主體13600余家次,辦理案件266件,罰沒款78.66萬元,移交公安機關8件,有效震懾了食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
問題2:市民在安全用藥方面應注意哪些事項?如何正確處理家里的過期藥品?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監督管理股股長 王猛
回答:市民應科學、安全地用藥。首先,要到正規醫院,由醫生對癥狀進行專業判斷;其次,要在醫生或執業藥師的指導下明確藥物的用法、用量、療程等,正確用藥,并嚴格遵守醫囑或說明書規定的劑量服藥。注意用藥周期,適當的療程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藥品過期后會出現效價降低,毒性增加,對人體產生危害,因此過期藥品是不能再繼續使用的,對于過期藥品不可以隨意丟棄,以免發生被不法商販重新包裝重復銷售、兒童撿拾引起藥物中毒等后果,對過期藥品處理不當也可能會造成污染環境等問題,比較好的做法是毀形后密封好,再丟棄或者將過期藥品送至附近的過期藥品回收點進行回收。
【鏡頭采訪】:
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協調股股長 張桂俠 接受采訪:
下一步,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堅持問題導向,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全面筑牢食品藥品安全防線,全面落實食品安全“兩個責任”,聚焦重點領域、突出精準施策、強化隱患排查、緊盯風險防控、抓好示范創建、創新監管方式、提升應急能力,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和“藥匣子”,確保群眾的飲食用藥安全。
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織牢防護網 全力守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發布會發布詞
黨的十八大以來,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堅決貫徹落實“四個最嚴”要求,不斷加大食品藥品監管力度,完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嚴防嚴管嚴控安全風險,推動全區食品藥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2017年埇橋區創建“安徽省食品安全示范區”首創首成。2019年,三八市場監督管理所榮獲“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優秀市場監管所”稱號。在歷年考核中,埇橋區食品安全工作連續八年位居全市考核A級,我區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多次受到省市表揚?,F將全區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情況發布如下:
一、監管責任全面夯實。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嚴格落實食品藥品安全責任制,深入實施食品藥品安全戰略,深化體制改革,建立健全了區、鄉、村三級“責任明晰、制度健全、運轉高效、協調聯動”監管體系。積極實施食品安全網格化管理,強化36個基層食安辦建設,配備基層食品安全“四員”810人;建成標準化基層市場監管所33個。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能力、行政執法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進一步提高,監管責任全面夯實。
二、監管效能持續提升。埇橋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自掛牌成立以來,將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納入市場綜合監管和綜合執法的重要內容,不斷優化創新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的思路、方法和手段,擴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領域,推進食品企業量化分級,強化食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構建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實行藥品醫療器械風險分級監管……一連串“組合拳”有效提升了食藥安全監管效能。目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100%納入風險等級管理,食品小作坊登記率100%,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銷售者建檔率100%。全區“美團”、“餓了么”等網絡餐飲第三方平臺(代理商)備案率100%。全區369家中小學及幼兒園食堂“互聯網+明廚亮灶”實施率達100%。風險分級評定藥品零售企業、醫療器械經營企業100%覆蓋。
三、保持嚴打高壓態勢。聚焦食品藥品重點領域、重點單位、重點品種、重點時段,認真組織開展了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整治、農村假冒偽劣食品專項整治、保健食品百日整治、食品安全“雷霆行動”、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藥品安全春風行動、疫苗專項檢查、藥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新冠病毒檢測試劑質量安全專項檢查、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下清源”專項行動、兒童化妝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等各類專項行動,并以“四個最嚴”為遵循,加強行刑銜接,始終對食品藥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保持高壓態勢。截至目前,共查辦食品案件2000余起,罰沒款超千萬元;查處藥械化案件1000余起,有力震懾了食品藥品安全領域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四、完善風險防控體系。強化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大食品安全抽檢監測力度,目前已建成食品安全民生工程檢驗室42個,其中基層所快檢室33個,農貿市場快檢室9個,年均快速檢測樣品20余萬批次。自2019年起,食品安全抽檢量由每年1000余批次增長為每年4000余批次。切實提高了應急處置實戰能力,先后開展食品、藥品安全突發事件等應急演練5次。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年均受理各類食品藥品安全相關的咨詢、投訴、舉報1000余件,按時辦結率100%。
五、保障常態化疫情防控。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局全面落實疫情防控要求,持續加強對餐飲、藥店等場所巡查檢查,落實落細各項疫情防控措施。對進口冷鏈食品實行閉環管控,對經營進口冷鏈食品企業進行“全覆蓋、不間斷”檢查,落實24小時提前報備、查驗“五證”和實行“三?!惫芾?,做到“來源可溯、去向可追”,今年以來共計入倉進口冷鏈食品2萬余件。加大對藥店疫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自疫情發生以來督查藥品、醫療器械經營企業66124家次,疫苗接種單位120家次。要求零售藥店對購買“一退兩抗”等藥品人員實名制登記,已上傳藥品銷售信息100萬條次。
六、“以點帶面”示范引領。創建市級餐飲服務示范街3條,示范餐飲單位150戶;開展以“五好”為基本標準的農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創建評選,已授牌100余家;創建特殊食品專區專柜示范店235家,特殊食品示范鄉鎮1個;建成欄桿牛肉小作坊集中加工示范區1個,入駐牛肉小作坊11家,輻射帶動周邊牛肉小作坊20余家。2021年首批通過食安安徽品牌認證企業2家,2022年申報食安安徽品牌認證企業10家。
七、推動社會共治共享。深入開展“3.15”、食品安全宣傳周、食品安全“你點我檢”、安全用藥月、醫療器械宣傳周、藥品科技活動周、化妝品宣傳周等系列活動,制作發放宣傳冊、宣傳材料10萬余份,電視、官方網站等媒體報道470余篇次。建成省級食品藥品安全科普宣傳站1個。2020年省安全用藥科普動漫微視頻大賽獲優秀獎。開展“文明餐桌”宣傳行動,弘揚“文明用餐、節儉消費”的良好風尚,制作關于“公筷公勺”、“光盤行動”、制止餐飲浪費的桌牌70000個、招貼畫32000張。舉辦“開放日”活動,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等各界人士走進食品生產經營企業,近距離感受和了解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營造了社會共治共享良好氛圍。
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任重道遠,我們將全面加大監管力度,加強風險管控,提高監管效能,抓好食品藥品各項監管任務的落實。希望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并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監督,共同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